2018紡織印染行業即將迎來重大變革!
時間:2017-12-26 20:54 來源: 作者:朗晨小編 點擊:
0
次
2017年,紡織印染行業經歷了太多太多。對于企業來說,“關”成為了今年的主要基調,是去是留成為最艱難的抉擇。新規出臺、產能縮減、環評制度的修改等一波又一波的熱點不斷爆炸,牽動著印染企業的心房和脆弱的神經。而在即將到來的2018年,這幾大因素依舊將影響行業,甚至決定著紡織印染企業的生或死!
新規出臺,印染行業首當其沖,2018企業生產首先得過“環境關”
2017年,紡織企業的首要難題可能不是原料價格波動、下游訂單不好,而是環保要求的提高和嚴查。對此,印染行業更是首當其沖。
為了進一步規范印染行業管理,加快行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,工業和信息化部對《印染行業準入條件(2010年修訂版)》和《印染企業準入公告管理暫行辦法》兩份行業規范文件進行了修訂,形成并印發了《印染行業規范條件(2017版)》和《印染企業規范公告管理暫行辦法》。兩新版文件自2017年10月1日起實施,兩舊版文件同時廢止。
據了解,2017版印染行業規范條件規定企業禁止使用達不到環保要求的設備、產品質量合格率達到95%以上、產品能耗和新鮮水取水量要達到規定要求等。
新規出臺后,多家印染企業積極組織相關人員進行學習,熟悉新規對印染行業提出的新要求,并對照自身具體實施情況,找出差距,及時更新設備、工藝。
“公司新鮮水取水量是規定要求的1/3,污水日處理能力約1萬噸/天,企業水重復利用率平均達到50%以上。”博森織染(嘉興)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胡凱表示,“在接下來的工作中,污水處理依舊是重中之重,我們也將繼續完善綜合水處理系統,提高企業水重復使用率,朝著先進制造和環保節能的方向邁進。”
而在2018年,環境保護稅將于明年1月1日起施行,法律施行之日起,依照法律規定征收環境保護稅,不再征收排污費。以年產值5000萬元為基準的中型企業為例:一家中型生產企業的年度環保稅額,應該在30-70萬元。生產成本大大增加,因此今后企業要活下來,第一關就是環境關,能不能承受環保稅的成本。
今年全面推開排污許可制度,明年印染企業將持證上崗
我國今年全面推開排污許可制度,進而形成了以排污許可為核心的環境管理制度體系,但排污許可制度要得到切實執行,除了法律制度細節具體落地外,還要求執法能力及時跟上。
國家統一編碼的排污許可證在今年正式發放。據了解,這張證采用全國統一編碼,由正本、副本組成。正本上新增二維碼,掃描二維碼后,上面清晰地顯示了企業的生產經營場所地址、主要污染物類別、排污權使用和交易等信息。在60多頁的副本中,既寫明了排污單位的基本信息,也規定了污染物排放的許可限值、許可條件等技術指標,自行監測、管理臺賬、信息公開等要求也赫然在列。
企業領證后,必須依法嚴格履行污染治理的主體責任,由原來的被動接受監管轉變為主動自證守法,保存好“產污、治污、排污”的全流程數據鏈。
而包括印染、制革等在內的10個行業的相關企業應于2017年12月31日前完成排污許可證申領工作。從2018年1月1日起,上述行業相關企業無證排污、不依證排污的,須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。
這項環保新政無疑給印染企業增加了壓力,不僅排名靠后的企業要奮起直追,甚至排名靠前的企業也不敢懈怠。“要保住現在的排污指標,唯有提高企業效益,才能在‘噸位排污指標財稅貢獻率’分檔中不被落下。”浙江省紹興市一家大型印染企業經營者時常查看“新政核發公示”,雖然該公司被排在第一檔“梯隊”,但這位經營者頗有壓力。前不久,該公司高薪聘請了一支由國外印花設計人員組成的設計隊伍,準備實施普通印花向數碼或仿數碼印花產品轉型。“一旦轉型成功,企業效益可提高25%。”該經營者坦言,正是此次環保新政加快了公司的轉型步伐。
核心關鍵詞:
77影院